刘备收赵云:赏识是最高层次的拉拢

刘备收赵云:赏识是最高层次的拉拢

事实上,赵云投靠刘备的道路是非常坎坷的。他首先以兄长生病的理由离开公孙瓒回老家,然后才独身追踪刘备而来。当刘备四处漂泊之时,赵云也被迫四处漂泊,甚至于不得不抢山贼之位而居之,直到遇到千里走单骑之后的三兄弟。

与关羽、张飞相比,赵云和刘备之间没有情义的基础。刘、关、张桃园三结义,所谓“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,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”,今天看来可能比较扯蛋,当时却是很现实的合作基础。

与黄忠、法正相比,赵云在刘备之外还有很多的选择。赵云出道是很早的,出名也不晚,他救过公孙瓒,打败过文丑,遇到过袁绍、公孙瓒、曹操、陶谦等等一时豪杰,随便投靠哪个人都比刘备有格调、有基础。

与马超、诸葛亮相比,赵云与刘备之交缺少感恩的前提。诸葛亮名不见经传之时,刘备就能“三顾茅庐”,可以说,诸葛亮再也找不到对他更好的人了。马超兵败投张鲁、走投无路之后,只能投奔父亲的“好友”刘备。赵云则从来没有欠过刘备什么情,也没有受过刘备什么恩。

本应有无数选择的赵云,却始终跟着刘备到处流浪、无怨无悔,保持着很高的忠诚度和美誉度。原因只有一点,那就是刘备给了他最高层次的赏识。

本应有无数选择的赵云,却始终跟着刘备到处流浪

1.真正的赏识,是对个人理想发自内心的认同

我们向来强调,士为知已者死、女为悦已者容。知已其实是非常难的,最难的知已就在于是否有共同的理想,也就是说三观合不合。

画龙画凤难画骨,知人知面不知心,人在社会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,自然也会有着完全不同的面目,上一刻和蔼可亲的宠子慈父,下一刻完全可能成为飞扬跋扈的野蛮城管,所以才说“试玉要烧三日满,辨材须待七年期。”

荀彧与曹操可谓一见钟情,当时的曹操是以反对篡权者董卓的义士形象出现的,在兵力不是很强的情况下,毅然出兵扶助汉献帝,荀彧以为找到了真主。结果,最后只能是一拍两散、服毒身亡。

赵云的理想是护国安民,刘备的理想也是护国安民,桃园三兄弟誓词里就有这样的句子。赵云抛弃袁绍选择公孙瓒,是因为觉得袁绍只求自己的势力,而公孙瓒是保家卫国的边将,发现公孙瓒变质后,赵云其实是很伤心的,一直在找机会离开他。

刘备第一次见到赵云,就表现出与赵云类似的理想。刘备、赵云相见于公孙瓒帐中时,素不相识的他们说的应都是真心话,特别是赵云观察刘备时,可以看出刘备真实的想法。

刘备和赵云交流时,就理解和赞同赵云的理想。同为河北人,同去支持幽州的公孙瓒,公孙瓒向他们介绍对方来历,赵云关于弃袁选公孙的说法,得到了刘备发自内心的赞同。表现就是刘备和赵云分手时,拉着手泪如雨下。不仅因为人才难得,更因为知音难得。否则,就难以理解为什么同样是高等级的人才,刘备见到更为惊艳的太史慈时,就没有这种催人泪下的桥段。

赵云抛弃袁绍选择公孙瓒

刘备和赵云意见相左时,刘备给予了充分的理解。赵云夺占桂阳之后,桂阳太守赵范为了密切与他的关系,准备了美丽的寡嫂和动人的故事,赵云放弃了。刘备、诸葛亮入桂阳后,诸葛亮提出是否成其好事时,赵云直接拒绝了。刘备、诸葛亮没有逼着他接受这个事实婚姻。

想想看,为了小集团的生存,刘备可是冒着生命危险到江东去娶江湖有名的“古惑女”孙尚香,接受了让人考核、让人设计、让人围困的婚姻。作为美人计全过程参与者的赵云,肯定能从心里感受到刘备对他的理解和宽容。

2.真正的赏识,是对个性选择不讲条件的尊重

西游四人组中,明明孙悟空是最能干的,唐僧却最喜欢猪八戒。原因就在于,孙悟空常常有不同于师傅的想法,猪八戒却常常能体谅师傅的想法,即使他常常犯错,那也是师傅能接受和能批判的错误,所以唐僧一有机会就想赶走孙悟空,让猪八戒当大徒弟。没办法,孙悟空实在太有个性了。

直到“真假美猴王”时被揍了一顿,观音还告诉他,不仅他这个师父是如来指定的,孙悟空这个大徒弟也是如来指定的,一个都不能少时,才息了这份心。

诸葛亮为什么始终不喜欢魏延,表面上的理由是像“莫须有”一样的“头生反骨”,实质上的原因是魏延太有个性了。诸葛亮好不容易设计准备自己来收拾残局的战长沙,魏延冲出来帮关羽干掉了韩玄。诸葛亮八面威风的初次北伐,魏延提出要“兵出子午谷”。诸葛亮苦心设计的死后撤兵路线,魏延认为完全可以继续攻击。

魏延

干活不由东,到死一场空。你老是不和上级保持高度一致,甚至于常常显得比上级还有水平,你让上级怎么可能喜欢你、支持你呢?

赵云名震天下,来源于长坂坡的七进七出。这个七进七出,实际上是赵云自己的个性选择,当时诸葛亮的总体战略构想是逃向江夏,刘备的局部战役计划是各自逃命,诸葛亮先溜了,关羽已逃了,张飞不见了,糜芳等人被抓了,刘备更是早就过了长坂桥。只有赵云反向而行,去追求完成自己的使命。

赵云七进七出表面上的理由是不能丢了刘备的妻小。事实上,刘备的妻小都已经丢成习惯了,“兄弟如手足,女人如衣裳”的名言流传好久了,连两个夫人都认命了,唯有赵云非要去救他们。所以糜芳的认识是:“赵云投曹操去了!”

赵云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刘备的妻小。这种做法,往小了说是赵云的个人英雄主义,往大了说是赵云“使命必达、不使有失”的个性选择与刘备集团逃命为主的整体战略的背离。

如果诸葛亮、周瑜甚至曹操等人来处理这件事,最大的可能是功过相抵,甚至于还要被批判一通。刘备的做法却是抛孩子于地面,表达了自己对赵云的重视!

对于赵云而言,这种做法不仅表达了对自己的重视,其实也表达了对自己不顾一切救护孩子行为的尊重!这种尊重,整部三国里只有赵云获得过!

赵云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刘备的妻小

3.真正的赏识,是对创业环境设身处地的营造

一个人把一件事做好了,对于他个人而言,会选择想要有更大的舞台。对于用他的人而言,会想着给他更大的责任。所谓“鞭打快牛”,就是这样的道理。问题是,牛必须认识到,自己跑得再快,也只是牛而已,不能当成大鹏来用。打牛的人也必须认识到,自己打的是牛,不能要求他像乌龟一样,跑一段要下几个蛋出来!

很多喜欢赵云的人,对刘备不给赵云独自带兵打仗,不让他像关羽、张飞、魏延一样主政一方很有意见,认为他总是把赵云当成侍卫长用,是对赵云的轻视和限制。问题是,如果赵云只适合做侍卫长呢?

事实上,像赵云这种品性过于高洁的人,是很难管好一个地方、一个群体的,就像武侠小说里的超级大侠,只能独来独往一样。想想令狐冲为什么不呆在黑木崖、郭靖为什么不领导丐帮、张无忌为什么不得不把明教交给朱元璋的原因,勉为其难领导红花会的陈家洛,给该会带来的结果是声势浩大的大会被他活生生给玩没了!

赵云是个孤胆英雄,出场救公孙瓒时是单枪匹马,投刘杀裴袁绍时是单枪匹马,长坂坂七进七出时是单枪匹马,借东风接诸葛亮时还是单枪匹马,个人的超强综合武力,让单枪匹马的他几乎是无敌的,也是可进可退的。

汉中之战中,赵云率军在汉水边与曹操对峙,在连续救出两个偏将之后,他用空营计吓退了曹操,体现的还是“赵子龙浑身是胆”。浑身是胆做个侍卫、先锋当然很好,做主将可能就会把队伍带入死路了。

想想关羽是怎么走麦城的,想想张飞是怎么被害的,再想想诸葛亮是怎么累死的,马谡是怎么被挥泪杀的,就可以看出刘备对赵云的格外偏爱和支持!

长坂坂七进七出

正是因为刘备支持赵云的有所为有所不为,刘备对赵云的有所用有所不用,赵云才能做到百战百胜,才能实现百战而无一伤,也才能始终保持高光的形象!

赏识是一种内心的赞同,往往起于具体事情的看法,终于未来理想的追求。已所不欲,勿施于人,至少,勿施于自己很欣赏的人,为了你不入地狱,宁可我入地狱,才是真正的赏识。忍不住想重用是一种赏识,忍得住不重用是更难得的赏识,人无完人,真正的完人来自于没有把他放到完人中去要求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出行买车票用哪个软件好?如何快速选票?
365赢了不让提款

出行买车票用哪个软件好?如何快速选票?

📅 07-07 👁️ 4073
[流言板]伊拉克足协主席:未能直通世界杯深感遗憾,附加赛全力以赴
68英语怎么读怎么写
365下载手机版

68英语怎么读怎么写

📅 07-03 👁️ 8361